顾顺章灭门案
2017年6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义务教育与、语文、历史和小学科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下发。《通知》,从今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初中新生将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三科教材。部编本教材的使用,标志着地方版国标三科教材退出历史舞台。这给部分失去原有国标教材却没有分配到统编教材经营权的出版社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孙杏林表示,当前出版产业正处于加快技术融入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新兴的技术优势,加快实现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是出版人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也是出版人所肩负的时代。山东出版集团总编辑迟云也认为,研究探讨教育出版面临的形势、挑战、机遇,用什么样的办法应对未来的途,非常重要。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出版界专家围绕“融合出版”和“多元化发展”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上个月出版部门刚刚和一家纸厂签订了协议,第二天据说那个价格就已经没有了。”天津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赵何年说,天津教育出版社在总体的体量上很小,但是纸张成本上涨,也使出版社难以承受。由于部编本教材的实施,教育出版社损失4000多万元;纸张涨价,单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的图书成本增加了300多万元。“但是做教育出版就是要有担当。”刘东杰说。
“教材集中带来的利润被纸价上涨冲销掉了。”人教社社长黄强说,全国三科教材统一编写、统一使用,是按照国家关于新形势下教材建设的要求,人教社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的。就他个人的体会,过程很不轻松,实际收入来看也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鉴于此,黄强表示,已向上级有关领导反映问题,希望有关方面能帮助各出版社一起解决纸张上涨的问题,比如教材的定价能不能变,财政拨给义务教育采购教材的经费能不能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调整,教育出版的经营会受到一定影响。
安徽教育出版社六年前就成立安徽教育网络出版公司,属于起步较早的出版社,今年也面临新的问题:从外部发展看,安徽有几家知名的公司,如科大讯飞,教育信息化发展已比较成熟,对教育出版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从出版社内部看,2016年8月集团出于战略考虑,将网络出版公司和电子音像出版社合并改为新出版社,教育出版社五年的融合出版资质、人员都划到新公司。融合出版下一步如何布局,新出版如何与技术公司之间形成差异化并取得优势?这都是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郑可面临的难题。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张莉琴坦言,目前出版社有所行动,但是还是落伍了,只是围绕着本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书和资源做了一些数字化出版的尝试。“我们自己没有技术团队,更多的是策划好以后请技术公司来帮助实现。“张莉琴说,如何打通出版流程,如何规范出版数字化,渠道怎样落地,尚在探索之中。教育出版到底围绕教育还是围绕出版,二者是不一样的;是产业链上的延伸还是另外的拓展,也不一样。这也是造成教育社在某些方面谨慎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湖北教育出版社做得风生水起,总经理方平的经验是,围绕着基础教育文化,在学术文化主题出版方面有所突破。他认为,主题出版有两类,一是硬主题出版,一是泛主题出版。硬主题出版,地方出版社没有任何优势;泛主题出版则大有文章可做。今年4月,湖北教育出版社与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公司在第27届阿布扎比国际书展上签署成立“长江传媒中埃编辑部”合作备忘录及阿拉伯语版权输出协议,并举行了《中国孩子的梦》阿文版首发揭幕。方平说,“走出去”的成功就在于契合主题出版,成功细分出版领域,做好了三个结合:一是结合传统文化,二是结合“一带一”,三是结合学术文化。
“长江传媒旗下的数字公司也不少,我的是出版+技术,绝不搞技术+出版。否则我们的探索肯定是以失败告终。”方平说,数字化转型必须要专业的人才来做转型,既懂内容又要懂技术。
对教育出版的“多元化”也要慎重,“多元化”有“陷阱”,做什么样的多元化至关重要。方平说,湖北教育出版社在这方面相对保守,他们更多地在教育装备和教育培训方面开拓。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基本思是立足教育。刘东杰说,鲁教社将发力点聚集在基础教育市场,同时向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拓展。“面向国家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的新局面,加快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努力将教育出版优势为教育出版强势。”他认为,将教育出版职业为教育出版产业,将行业跨界为品牌跨界,才能努力打造满足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具有高市场影响力的教育图书品牌和教育服务品牌企业。
教育出版社怎样拓宽产品线,教育科学出版社的做法是立足根本、提升学术出版的品牌影响力。社长李东指出,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主办单位中国教科院目前在建设国家教育智库,他们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国家教育和发展的新动态,推出了系列体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的精品力作,多套图书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认可。同时,教育科学出版社还加大了对教师教育与学前教育两大特色板块的投入,并策划出版了凸显教育性和艺术性的原创图画书。
融合发展并非新话题。但在教育出版领域,新技术所催生的新形态已为融合发展指出了明确的道。大象出版社在融合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被国家新闻出版授予国家融合出版重点实验室。社长董中山认为,除了强化新理论学习,以理论为引导转变观念这一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加强研发,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融合发展平台。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出版社除提供优质内容,更要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建立起覆盖课堂、学习、评价、反馈等综合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全方位策划融合发展的产品线,形成立体化的产品。董中山说,数字出版不能待在实验室里,要走到市场上去。这就要求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起互联网的思维,用分享叠加的模式去设计研发产品,并用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如大象社的考试评价系统实现了纸质考试的电子化管理,一次性解决所有考试管理事务,包括智能答题卡审计、试卷扫描、客观题自动判别、主观题网上阅卷、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等等,极大方便了教师指导教学。这一服务系统开发成功以后,大象出版社连续三年承担了河南省220所高中模拟考试管理服务。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王瑞书提出,数字化的手段,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体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刚需,哪怕再小,也能成为教育社转型的抓手。近年来,苏教社投入2000多万元的资金打造了涵盖上百万道题的基础教育题库,王瑞书说,这是他们在调研中找到的落脚点。这一数据库不是用来赚回成本,而是要以此为基础,提供纸质出版与其他增值服务。
“数字化是教育的必然。”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表示,转型过程中,不能在观念上把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对立起来,而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要紧扣教材教辅,首先关心使用教材教辅的师生。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是从2012年开始的,升级了山东教育出版社官网,使网站具备了网络宣传、网络出版、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四大功能。他们与作者签订数字化版权协议,将纸质书为,实现的线上销售,建设了网络学习视频网站——“鲁教视通网”,配合相关纸质图书开设了精品微课、动画故事、名师课堂、老年大学等栏目,实现精品微课与教材的互补。山东教育出版社围绕数字化产品的推广成立了融营销团队,并把数字化产品的生产与编辑真正融合起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都遵循纸电、纸网融合一体化运作的思,不管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要按照出版规律去运作。
10年前,全国的重大学术出版任务基本上由教育出版社承担,是缘于当时教育社的实力。随着出版业态的变化,很多出版社加入学术出版的竞争,教育出版社的资金优势已经不太明显了。现在对出版社能力的要求更加全面了。“我们要成为千手,不仅教材、教辅要做好,在主题出版、学术图书、一般图书方面都需有所建树,这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安徽教育出版社社长郑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