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天津教育> 文章内容

2018高考语文考试重点公布全国卷在各省使用变化最大是这个!

※发布时间:2018/1/2 12:53: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除了将于2018年全科加入新课标全国1卷以及由使用甲卷(全国2卷)改为丙卷(全国3卷)以外,其他各省份仍与2017年的使用情况相同。

  一般情况下,甲卷比丙卷难,比乙卷简单(也就是难度系数为:乙卷 甲卷 丙卷)。但具体到每一年,情况又有所不同。比如2016年丙卷的难度系数就比甲卷要大。

  一、视地区差异调整(针对教育发达的地区,试题对考生知识点掌握精准度要求相应降低,出题方向侧重在能力上,考查考生能否对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

  二、视教育发达程度调整(针对教育不发达地区通常会考查一两个较偏的知识点,或平常较少见的题型,2016年丙卷难度大于甲卷的原因就在于此)。

  1、当前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课程设置不尽相同(如上海的沪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就比较特殊,一直自主命题),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2、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命题。因与其他省份使用试卷不同,横向间分数线无法比较,可降低其他地区考生对于自主命题地区高考分数线较低的抱怨情绪。(如、天津)

  3、高考试点省份或一直在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规则都不同,有必要自主命题。(如2014年之后的浙江和近年来一直自主命题的江苏)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几套全国卷试题都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线年高考还会延续这些特点!

  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在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从2012年到2017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六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和2017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的方向。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六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阕的词。

  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7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六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从题型看,第(1)题是五选二的客观题,分值为5分,第(2)(3)题是主观题,分值均为6分;第(4)题是围绕文中某一信息所设的探究题,分值为8分。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在选材上,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I卷学术性自传文字,并辅之以“相关链接”。在设题上稳中有变,2015年全国I卷和2016年全国III的第(4)小题在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对考生的收获的考查。重视学生本体对材料的收获和,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与素质教育的相合。

  从近六年高考试卷来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活的题目;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对象误用、望文生义、不合语境、褒贬失当等方面。

  语言连贯题为考查重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为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事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近六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7年“中国关键词”涵盖一带一、共享单车、空气污染、高铁、移动支付等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词语。2016年全国I卷把改为漫画材料。2015年全国I卷出现了任务指令型作文,且明确要求写一封信。内容上,贴近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碰撞,强调在新念的冲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试题又在很大程度上了具体情境,有了近乎日常的线年全国I卷改为漫画作文,对于漫画中的人,试卷上的分数、“唇印”“掌印”变化之间的多重反差对比,足以使考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进而体味人生与社会,畅想现实与未来。

  2015年全国II卷作文题体现了更加务实的风格,相比2014年“动物园游客喂食动物食物”的作文题,需要用多角度分析法进行立意。三个角度----锐意创新、爱岗敬业、追求梦想,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贴近现实生活,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相契合。而2016年全国II卷的作文聚集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