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结婚的新人都是层出不穷,不仅结婚的新人增多了,婚礼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甚至随着婚庆业的发展,还衍生了像新人秘书、职业伴娘伴郎这样的新行当。
这是以朝鲜族习俗为基础的民族婚礼。与汉族婚礼上所用的大红色调不同,韩式婚礼中的色彩以白色为主、蓝色为辅。新娘的装束也比较独特,不但要穿上七彩服,头插碧玉簪,脸颊还要贴上红色圆形的“辟邪符”。在婚礼上,新娘始终要平举双臂,用宽大的衣袖遮住眼睛以下部位,以示新娘的内秀、。新郎接新娘出闺房时,长辈们会用木勺舀起装在红木漆盘中的红枣、桂圆、花生、栗子等八宝谷物撒在新人身上,祝他们早生贵子。被祝福过的新娘新郎也要像汉族婚礼一样举行拜祖先、拜父母、夫妻对拜的“三拜”仪式,然着民族服装的伴娘伴郎各自将放于鸳鸯状木酒壶中的喜酒分别倒在瓷杯、玻璃杯和金杯中,让新人对饮,示意新人无论贫贱、富贵都会相敬如宾。喝完韩式交杯酒后,新人要双手端茶举过头顶鞠躬向父母长辈敬茶,待长辈们喝完茶后新郎便可搀着新娘回“新家”了,在出门时,长辈们仍会用木勺舀起红木漆盘中的八宝谷物撒到新婚夫妇身上。到新郎家后,撒八宝、三拜、喝“交杯酒”、敬茶等仪式仍需再做一遍,不过多了一个“插鸡蛋”的风俗――新娘进门后需要走到埋有去壳熟鸡蛋的米缸旁用筷子插鸡蛋,如果一次能插中两个鸡蛋,就意味着新娘婚后会生下双胞胎。与汉族婚礼不同,在晚上的婚宴中,新人的亲朋会在舞台上边歌边舞《阿里郎》,将愉悦心情带给每个来宾。
这种婚礼属于民族婚礼,虽然形式新奇有趣,但只适用本民族的新人。现在不少少数民族新人喜欢按自己的民族习俗举行婚礼,如苗族婚礼、回族婚礼等。
顾名思义,婚礼是在游轮上举行的。傍晚时分,新人在码头整装待发,等来宾到齐后,司仪在船舱里为新人举行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和喝交杯酒、互换婚戒等婚礼仪式,然后正式“成婚”的新人携手按动电钮,游轮。接下来有“放飞气球”、“投放漂流瓶”等环节。首先,司仪会请来宾将自己的祝福写在游轮四周绑着的氢气球上,接着还会要求新人将自己的爱情誓言写在信笺上,并署名,然后将信笺装入漂流瓶中,等到太阳西落时,司仪会让新人在美丽的霞光下互吐爱的,待游轮行至江中心,新人将在司仪的口令和来宾的掌声中放飞气球,届时,气球缓缓升起,天空将此时的幸福,而漂流瓶也将由新人携手投放到江水里,让滚滚长江为他们的爱情。浪漫的仪式之后便是热闹的游轮自助餐会,来宾可一边品尝佳肴一边观赏江边夜景,餐会上新人还会香槟,为来宾斟上美酒,感谢他们的光临。
虽然游轮婚礼俭奢由人,但比起普通婚礼来,花费还是相对较高的,新人需有一定财力。因为游轮面积有限,不宜邀请过多嘉宾,所以不太适合亲朋人数甚众的新人。另外游轮婚礼还需要天气的配合,如婚期有雨,那么浪漫气氛自然要大打折扣。
复古婚礼,讲究的就是个“古”字,老祖传下的风俗规矩自然是少不了的。天一亮,身着绣有龙凤花纹长袍的新郎就要带上轿夫抬着花轿去接新娘了,新娘披着盖头闺房,等新郎喝完“八宝甜羹”并向岳父母问过安,便可在伴娘搀扶下坐上花轿去“新居”。临走之前当然得象征性地“哭”一场以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对离家的不舍。新郎在掀开轿帘让新娘下轿前,得用脚踢轿门,一边踢一边向新娘提出各种问题,而新娘也得默契地一一做答,以示夫妻二心相印。
接下来的古礼更让人眼花缭乱,首先,新娘由伴娘搀扶着走下花轿,拿起新郎递过来的红绸彩带,由新郎牵引着在司仪“祝新人万事节节高”的口令下跨过轿前的横头竹竿,然后,踩着意味着“传接代”的棕垫,步行至新居门前。这时,新娘还要提起裙摆在司仪“好日子红红火火”的口令下跨过摆在前的火盆。新人进门后紧接着便要举行拜高堂、拜来宾、夫妻对拜的“三拜仪式”,然后新郎在司仪“称心如意”的口令下,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红盖头,互相见了“面”的新人们还要喝下系了红绳的交杯酒,以示“心连心,长长久久”。
这种婚礼适合住处距离较近的新人,如果住处相距较远,新人则可以去情侣园或甘熙故居举办仪式,那里有现成的古礼道具。跨火盆仪式有一定,火势不可太大。
黄包车婚礼与普通婚礼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接送新娘的道具,既不是现代感强的汽车,也不是传统的花轿,而是风行的“黄包车”。吉时到后,新郎就带着身着马甲的黄包车夫,拉上被气球彩带装饰一新的黄包车,一小跑至新娘家。想接新娘回家并不是件容易事,新娘的亲属会预先想好讨红包、提疑难问题等新郎与新娘见面,意在告诉新郎,娶妻不易,应好好珍惜。等新郎见到新娘时还要手捧花束、单腿跪地求婚。新娘答应求婚后,会带着新郎给父母敬茶,然后由自家兄弟背着出门,坐上新郎的“车”。来时12辆黄包车单列成排,而回时的黄包车则每排6辆列成双排,新郎新娘各乘一辆并排而行,意味着齐头并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