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回眸2016 “稳中求快”总基调,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48亿元,增长8.5%,增幅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1亿元,增长12.6%,增幅居全省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2亿元,增长10.2%,增幅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9%,增幅居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1526.6亿元,增长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发展质量看,三次产业结构16.4∶40.2∶43.4,三产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96元和11166元,增长7.3%和8.4%,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
制订了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行动方案,研究出台补齐产业短板系列工作方案。持续稳定工业增长。新增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9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91家,30个工业行业25个实现稳定增长;工业投资完成853亿元,增长20.6%,增幅居全省第4位。不断巩固农业基础。新建高标准粮田35万亩,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283.9万吨。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增加到19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1家。畜牧业综合评定居全省第2位。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建成中原明珠文化产业园、半亩园等一批文商旅项目,恒大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开封,一批城市综合体相继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两节一赛一论坛”、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5080万人次,增长13.1%,旅游综合收入398.6亿元,增长62.6%。文化产业增加值占P比重达到5.6%,居全省第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8%,增幅居全省第4位。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各类资金3亿元,落实“十不十有”精准脱贫标准,52个贫困村、2.4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超省下达目标7.5%。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六控”,优良227天,居全省第2位。稳妥推进国企。研究出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实施意见》,国有企业三项制度、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投融资企业、国有影剧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扎实推进。新组建开封粮食产业集团、水务开发建设公司、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注重对事关全市发展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战略问题的谋划。加快战略性规划和平台实施。中国(河南)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成功获批,开封从内陆城市一跃跨入最前沿。开港经济带、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沿黄生态带纳入省“十三五”规划盘子,“四带三区”产业布局初步展开,郑汴港“金三角”共识初步形成,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成功申建开封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封市被纳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城市。加快创新驱动。成功申建2个省级高新区,实现省级高新区“零”的突破。培育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18个。建立大学科技园,建成国家成套空分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施“四个一”人才工程,深化与、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
持续深化。深化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放管服”,公布权责清单,全面实施“五证合一”,新建30个“市民之窗”便民自助服务平台。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村产权制度试点。扎实开展重点产业集中招商活动,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76.7亿元,增长8.2%,增幅居全省第7位。
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1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8%,增长12.9%,十项民生工程50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44件,基本完成3件,3件推迟至今年实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1234”总体工作思,“稳中求快”总基调,突出以新发展为引领,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突出以产业补短板为重点,突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四个开封”的新征程中迈出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以下,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保持“三个同步”,即城乡居民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实现“三个高于”,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使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四个开封”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
聚焦“装备制造业及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四种经济新业态”等重点产业抓培育,力争在补短板上有突破。
聚焦“创新驱动、推动、项目拉动、带动、风险防控”等关键领域强支撑,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聚焦“脱贫、就业、、入学、就医、出行”等热点难点问题惠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四个开封”建设新。
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深入落实补齐产业短板各专项方案,打好发展转型攻坚战,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传统产业升级,主导产业重点突破,以创新发展推动动能转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着力发展特色服务业。树立全域旅游,文商旅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2%以上和13%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推动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首批培育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培育10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瞄准经济新业态。发展网络经济,发展枢纽经济,发展创意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把绿色生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力发展高效、低耗、环保的生态产业,推动与经济发展相生共赢。
全力推进中国(河南)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建设。准确定位,找准突破口。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医疗旅游、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力争年底前形成不低于2000家金融、文化传媒、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聚集的高地。
全力推进郑汴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三大产业对接”,共同打造全省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双创活力带。加强“三大区域协作”,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推进自贸区郑州开封两个片区、“郑汴港”金三角和郑汴沿黄生态带的协同发展。
全力推进开港经济带建设。轴线带动、分片区推进,根据产业规划定位,大力开展专项招商,启动项目布局,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持续推进“两核六组团”空间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7%左右。
实施“两改两拆”,促进“双提”。继续实施“两改”,完成棚户区20916套(户)。强力推进“两拆”,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行为。促进“双提”。加快基础设施提质、市容提升,全面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城市“”。出台《古城与更新管理办法》,推动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老城建设重点实施古城修复,加快城墙贯通、水系贯通,争创国家城市“”试点。
继续完善八网基础设施。完善网,实施“四四互通”工程;完善水网,力争三年内实现新老城区十湖连通;完善热网,市区新增供暖面积不少于400万平方米,建成区居民集中供热率提高到60%以上;完善气网,实施“煤改气”工程,确保城区燃气气化率达到95%以上;完善电网,全面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提升任务;完善绿网,积极开展园林县城、园林城镇创建;完善云网,完善提升大数据中心,建成应急指挥中心,进一步整合政务云、旅游云、文化云、服务云、交通云等云端资源;完善管网,统筹地下、地上,做好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工建设1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确保房地产去库存周期不超过12个月。用好郑徐高铁开通运营、郑开城际铁增加班次机遇,活跃房地产市场。加快构建市场配置与保障、自助购买与市场租赁相结合的住房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争取新增农业转移人口7.5万人以上。
破解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乏力、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关键要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竞争新优势。
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创新主体,继续实施“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打造创新平台,新建一批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院士工作站;理顺创新机制,加快科技项目管理,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打破影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推动。打好国企攻坚战,稳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国有非工业企业,推进投融资企业现代化运营管理,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放管服”走在前列,先行在自贸区内大胆探索行政审批制度,继而面向全市复制,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率先在全省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投融资体制,积极探索“基金+PPP”模式,稳步扩大基金、信托融资规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健康签约服务,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机制。
强化项目拉动。实施重点项目“5412”工程,围绕“十大工程、八网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文商旅综合体、民生实事”五大类,实施40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项目投资1200亿元左右。
强化带动。进一步转变招商、完善招商链条,以自贸区开封片区为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4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510亿元,确保近两年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达到60%。
在“实力开封”建设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50件为民实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民生。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66个贫困村,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着力扩大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农民转移就业2.6万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启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
在“文化开封”建设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自信感。继续实施“文化+”战略。打造文化高地示范区。大力焦裕禄,学习王振立等先进典型事迹,提升和完善一批思想教育。开展开封文化章评选活动。加强互联网管理,持续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核工作,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认真落实《宋都古城风貌规划》,牢固树立“新宋风”,做精做足宋文化品牌,加强传统街区、古城文脉传承,大力推进西湖东岸仿古建筑群、市文化交流中心、文化艺术品综合交易平台等文化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在“美丽开封”建设中提升人民群众的宜居感。打好治理攻坚战。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优良不低于213天;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快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加强农田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大固废综合利用,着力改善农村人居,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
在“幸福开封”建设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转向人员全覆盖;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医疗健康保障水平。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结构,提升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开展“智慧医疗”建设,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