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教委表示,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望协同发展。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天津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大锅饭”
昨日,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最关注的话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高校是否外迁。有部分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高校在办分校,或主体迁到的做法,认为要“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市政协委员,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等高校内部与教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天津。
民盟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外迁规划服务人口疏解
对此,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记者称,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
昨晚,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
“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调研
京津冀高教资源呈“X”形
民盟市委通过走访调查表明,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但相比起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进展较为缓慢,尚未有强大的合作与辐射效应。
实施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方面,民盟市委发现,除了京津冀三地主体外,还包括其他14个部委主管部门,共计17个办学主体,高等教育区域合作主体多元化,“各地的教育政策都明显透出或浓或淡的地方色彩,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梯度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
民盟市委还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呈“X”形分布,即以京津为一线,、、、为一线交叉分布。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协调首先表现为省(直辖市)间的分布不均衡,京津地区高校密集,京津冀北部和南部的边缘地带高校匮乏,其次表现为省(直辖市)内的分布不均衡,高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中心城区。
此外,民盟市委认为,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渠道也不畅通。
三地建协调委员会整合资源
为促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民盟市委,首先,从竞争到合作,是需要三地切实地深入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的规划。
其次,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协调机制,例如京津冀三地组建“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委员会”,承担起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下设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积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
眼看“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工作已提上各地重要工作日程,民盟市委,京津冀三地应紧紧抓住上升为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区的巨大机遇,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在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方面,民盟市委成立京津冀名校联盟、加强对跨区域学分制的探索和、将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等方面。
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加群讨论:
QQ群:2015海淀高考群(群号188795408);2015高考理综群(群号:190279437 )!
加群就可免费获取《高考手册》一本!(仅限地区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