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檐老街
探寻永川板桥镇
历史沿革
板桥镇位于永川北部,建场于清康熙六十年,因场内桥多,又多为木板桥而得名。
板桥镇曾属铜梁县管辖。1953年4月,撤板桥镇,建板桥乡和柳溪乡。1953年4月15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铜梁县第六区辖地划归永川县管辖,编为永川县第十区,区公所设在板桥场。8月,板桥乡划分为板桥、四合两个乡。1956年,四合乡复置板桥乡,属板桥区管辖。1958年,板桥、柳溪两乡组建板桥人民公社。1961年10月,板桥公社划分为板桥、柳溪两个公社。1983年板桥公社更名为板桥乡人民政府。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板桥、柳溪两乡合并建立永川市板桥镇。2003年11月,撤销寿永镇、花桥镇,两镇部分辖地归入板桥镇管辖。2009年5月,将板桥镇小安溪河以东区域,涉及30个村民小组划归茶山竹海街道。
板桥镇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永川区中心镇,辖区内的农业部食品工业园区加快建设,世行融资建设的村道被誉为西部最美乡村公路。
调研手记
6月15日下午,永川区政协主席刘祥全和专题调研组一行,前往板桥镇调研历史文化遗存。这是区政协自3月18日启动专题调研以来,遍访23个镇街的收官之站。当天,雨过天晴,一路考察下来,调研组收获多多,深感不虚此行。
古廊檐
川东廊檐老街珍品,中共特支活动场所,烟柳之畔的水墨景致。
板桥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迄今三百余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水陆交通便捷,商贸物流云集,历为永川至铜梁的边境重镇。
集街为市,廊檐之下的老街风情。
板桥老街的风雨廊街,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与大足的铁山老街、涪陵的大顺老街并称为“川东廊檐老街”的三大绝品或孤品。
廊檐结构为川东特色的穿透梁架法式,用于支撑梁架的柱头为砖石结构,多为青砖垒砌,为清代维修时替换。部分则为长约丈余的条石组成,从风化状态来看,时代更为久远。条石之上,曾有不少雕刻,旧刻漫漶,早已难以辨识。细细查看砖柱,极少数居然为定烧的圆形砖,更显罕见和独特,隐约透露出当年居民的富庶。
烈日不被晒,走路不湿鞋,这曾是人们对小康生活的向往。很难想象,早在几百年前,板桥老街就采用了“廊道式”的建筑风格,把街道两侧前的屋檐向前伸至街道中心处,留出约1米宽的间隙,用于屋面排水和自然采光,实现了遮风挡雨。
在街面中部,则顺廊道挖掘砌筑一条沟渠,宽0.8米、深1米的用于自然和生活排水。
据当地街坊介绍,这条老街以前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设计,那就是在排水沟处有一道用砖石砌成约2米高的隔墙,使得两边街道不能互通,一则为了防火,二则把集市商贸活动,人为分隔成两个自然区域,实现商贸功能分区。
为了方便行人来往和商贸便捷,在沟渠上每隔七八十米便搭一座平桥。这种独特的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老街设计者的智慧。
时光催人老,风情仍如故。板桥老街上的人老了一茬又一茬,房后的大树也青了黄、黄了青,但老街却依然保存着当年大致的模样,街巷如故,风情如昔。至今,老街还保留着百年的铁匠铺、榨油房、酿酒坊、陶瓷作坊、缝纫铺等巴渝最具民俗特色的传统手工艺。
到了“老街”文化艺术节,四下里张灯结彩,晚上灯火通明,场镇主街上泥鳅灯五颜六色,老老少少,敲打横行,农家歌舞,焰火漫天,好不热闹。
以古鉴今,老屋之后的故事悠悠。
老街的两旁,大多为清末民初的老建筑,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砖墙结构、悬山式屋顶、窗斗梁架,与廊檐街市连为一体。
每一座老屋,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那一个个剪影,总会让人想到时光留在岁月中的痕迹,曾经的往事被时间沉积成珍贵的化石,回视时总在记忆里熠熠闪光。因此,不管是建筑本身,还是背后的传奇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
板桥老街上的老屋,故事多多,大有来头。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原板桥邮电所、张王庙、禹王庙、石碉楼等建筑。
原板桥邮电所位于板桥镇正街117号,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4年),最初为劝学所。“劝学”可不能按字面理解为“劝人学习”,它其实源自清光绪年间开始推行的一项教育制度改革,即在只有科举制度的背景下,强制推进和普及基础教育,当时在全国各县,建立“劝学所”的达4/5。因此,“劝学所”其实是一个教育督导的官方机构,后改为教育局。督学制后,才分为两个单位,左边为邮电所,右边为会春堂药铺,二楼是会春堂药铺的药库,实际是地下党组织所在地,1928年在此就成立了“中共板桥区委员会”。1938年4月,中共铜梁县委成立后,重建了中共板桥区委。1939年上半年,板桥区委建立支部6个,发展党员40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在党内外募集款项,开设进步书店,举办党训班2次。共产党员谢伯龄在板桥镇街上开了“会春堂”中药铺,其门方上挂有传递信件的邮箱,延安和重庆传来的抗日资料都经此转送,该药铺也因此成为了板桥区委的联络站。
张王庙位于入街口的供销社后。穿过一条约10米的小巷,只见两间房屋联成一排,小青瓦屋面,台梁梁架,5柱,面阔3间9米,进深1间3米,通高5米。驼峰、门对等保存较好,老式的门窗还依稀能见其昔日的光辉。在与之相连的供销社,高高的柜台上,几床踏花把一处雕刻掩住了一大半。调研组在征得店家同意后,转放商品,细细辨认,居然是传说中的“麒麟送子”,两侧还有两个文官,寓意吉祥,雕刻生动。
禹王庙是板桥老街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清代,中西式结构,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砖石墙体,长15米,进深10.7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现为民居。刚解放时,禹王庙曾作为文化馆。上世纪60年代成立人民公社时,成了当时的板桥公社驻地。立于该处的语录碑承载了当时的记忆,碑体的石碑呈暗红色,由4块大型石板组成,上部雕有灯笼等饰物。碑体下部全文刻有毛主席《为人民服务》,背面刻有毛主席《纪念白求恩》全文,两侧刻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及“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等口号。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等书写于墙体的语录。在语录碑的对面街上,曾是高大的戏楼,语录碑的两旁则是看戏的阁楼,分为男书楼和女书楼,如今二楼廊道还保存较好。语录碑和禹王庙之间的空坝上,有一株古老的黄桷树,枝叶散开犹如伞盖,把条石砌筑的石坝遮了一大半。在街边墙角处,有4个硕大的柱础,似乎见证着此地的繁华和辉煌。
石碉楼位于与老街一河相隔的李家老院子。区政协调研组遍访23个镇街,之前发现的碉楼多为土墙,而板桥这处碉楼则为砖石结构,独具特色。碉楼四四方方,约4/5的墙体为青条石砌筑,调研组一行细细一数,居然多达16轮。碉楼上方约2米的墙体,为青砖砌成。人在其下,抬头仰望,非常规整牢实。从相邻的一李姓人家进去,左侧有一门洞,里面非常黑暗。打开灯光,沉重的木门厚达10多厘米,门上还钉有锈迹斑斑的铁皮,寻常枪弹不能射入。沿木梯上行,楼道和梯步非常结实,没有岌岌可危之感。碉楼共有四层,摆放了床铺还有一定活动空间,阳光透过四周的射击孔斜射而入,人在其中不觉压抑。
老屋的往日,是最烟火的人间。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往事一壶茶。坐在西洋式的拱门之下,品两口当地的土茶,听着老街坊们讲起本地庙宇历经的沧桑,碉楼曾经发生的战事,以及那些斗智斗勇的谍战故事,令人大呼过瘾。
以桥闻名,桥上桥下皆是景。
人文故事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其它镇街不同,板桥境内水域纵横,柳溪河嫣然一弯,环街而过,画出古镇万千风情。
当年,小河两岸人群熙攘、阡陌交通,木板石板一搭便为一桥,虽然简陋,却异常方便。桥多了,风景也好,时间一久,人们就记住了烟柳之畔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
如今,桥依旧是古镇生活的主角,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柳溪河下游的“新拱桥”,这座修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三孔古桥,桥长35米,宽5.6米,离水面6.3米,为三排一竖石头垒成,桥孔处被损毁的3个龙头还依稀可见。据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板桥镇曾遭受过一次特大洪水,大多数板桥都毁于一旦,唯有这座三孔桥纹丝不动,足见其坚固程度,也为曾经板桥连天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桥头处曾是喧闹异常的古镇码头。一路往上,每隔一段便有一座小桥,或拱或板,有时复杂,有时简约,各有风味,河上鸭子戏水,白鹤玉立,生机盎然。河边老宅或是吊脚悬空,或是升入水中,倒影在波光粼粼中透显出无尽的秀丽娇姿。有的地方,干脆在屋子和河水间留出宽敞空地,且看两岸垂柳依依,草青花艳,垂钓者戴笠默坐,浣纱女搓布捣衣,顽童们逐浪戏水,大有一种“自然天成入院来”的闲适。
高洞子
重庆绝无仅有、雕刻最为精美、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的宋代崖墓。
高洞子崖墓位于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调研组一行从村道下车,上桥过河,沿平整的石板路蜿蜒前行约10分钟。从一田间小路下行30米,高洞子崖墓坐北朝南,就位于这一背山靠水之处。
仿木构仿宫殿,浓缩古建筑之精华。
“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弗得见也。”凿穴筑室,藏棺其中,阴阳相隔……墓葬,因其神秘,往往给人以晦暗、阴森、恐怖之感。
置身高洞子崖墓,瞬间颠覆了我们对古墓葬的认识。1922年,霍华德卡特开启谷图坦卡蒙法老王陵,当人们急切地问他到了什么,他唯有一句话,“是的,简直妙不可言!”今天,我们也有同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墓葬,明明是一座精美的地下宫殿。
这座弧形8边仿宫殿式建造的墓葬,每面崖壁上都采用了浮雕技法开凿龛位。每根立柱和壁面,分别雕刻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地四方神,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羽人、仙鹤、天鹿、麒鳞、天龙,象征富贵的牡丹、荷花、瑞草。它们最终阶梯式层层上收,归于8个棱形图案的穹隆顶,展示出了无尽的空间想象。
除此之外,这座地下宫殿更像是一张古代建筑样图。墓室四壁装饰的仿木构件,有枋、梁、斗拱、歇山式筒瓦屋面、半开门、棱格花窗等,重重叠叠,充分彰显出中国古代建筑形制特征,使观者如同置身于真实的的木构建筑之中。
仿木结构,当然没有真实的建筑空间,但高洞子墓葬却具有独特的三维效果。细细察看,这些仿木构件所表现的,均为建筑的外观。根据《营造法式》:“殿阁等外檐自八辅作至四辅作,内外并重拱计心,外挑出下昂,里跳出卷头。”为了协调内与外、虚与实的矛盾,当年的工匠们改变了建筑的平面形态,使令拱突出墙面,形成前后的立体效果;再利用墓室穹窿顶内收的特点,使上层令拱向前突进,增加出跳幅度;同时,将原来处于平面的开间安排在一个闭合的墓室之内,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三维空间。
在仿木构件中,门、窗作为连接建筑内外空间的通道,暗示或意味着一个神秘内部空间的存在。如,凿刻在壁龛上的门,大多虚掩半启,使得内外空间更加通透;墓壁上的假窗,上有精笔凿刻的卷帘;仿木供桌,一方丝巾飘然垂下;仿木立柱与斗拱之间雕刻花卉纹样,正是对应了古代望族装点厅堂居室的奢饰品,其纹饰大多与同时期的丝织品图案相当。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高堂华屋、跨鹤升仙,始终是古人对黄泉世界的向往。在这些缩微的仿木构件和仿宫殿式的图案中,无论人们生前曾拥有的财富,还是埋藏于心底的欲望,都如此生动而直观地展现了出来。
雕刻多雕工美,传递的信息量极大。
墓葬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存之一。在中国墓葬史上,从竖穴土坑墓到崖墓、椁墓,再向横穴室墓的发展过程,暗示着一个黄泉微观世界观念的演变。不同的墓葬形制,反映着不同时期、地域的葬制、葬俗、工艺水平和社会生活状况。
在高洞子崖墓的主墓室靠墓门两侧,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羽人”,长约三四十厘米。向后梳起的发髻,很有几分唐朝仕女的韵味。和细长的身体相比,脸显得有些微胖。肩膀上长着一对大大的翅膀,后面还雕刻这云朵。双手握在胸前呈“心”形,细长的身体拖着长长的尾巴,宛如让人怜惜的“美人鱼”,极具视觉冲击力。尚未完整幻化成人身的尾部前端,细细的羽毛处,还有两只细细的鸟脚。人头鸟身的羽人,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称羽民。后世将羽人称为仙人、天人、神人、飞天和飞仙等,是羽化成仙、长生不老的象征。道教特别强调,成仙必须感通仙官下降接引。调研组推断,墓主人雕刻羽人,寓意通过她们,引领墓主人羽化升天。
与羽人一道出现的,还有四方神兽,反映了前人当年所接受的宇宙观、成仙风尚与来世观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在中国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法力无边,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其中,青龙操控九天神雷之力,属木,镇守东宫星宿;白虎操控龙卷暴风之力,属金,镇守西宫星宿;朱雀操控焚火烈焰之力,属火,镇守南宫星宿;玄武为龟蛇合体,操控寒冰风雪之力,属水,镇守北宫星宿。这四方神兽,以青龙雕凿得最为精美,戏珠之态,栩栩如生;白虎略有夸张,虽脚踩烈焰,口喷云雾,但头如人面,颈如长蛇,威武之中不乏萌态。
在门框内侧,有2处荫泽福祉后人的吉语,其上方均阳刻有镇邪兽。它们怒发冲冠、须眉直立,怒目圆睁,神情夸张、凶神恶煞。在立柱与斗拱之间,8个壁龛均按上下两层,上刻牡丹、荷花等吉祥花卉,下凿仙鹤、天鹿、麒鳞、天龙等祥瑞神兽。如此种种,所展示出的时代信息,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建造之华丽,极具艺术价值。
有题记有对联,市内唯一全国罕见。
主墓正龛左右立柱上,分别阴刻有“南阳氏天凤郎寿堂”、“大宋开禧春造记匠(宜)”等字样。
崖墓,又称岩墓、蛮子洞、仙人涧,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构造形式。《后汉书冯衍传》载:“凿崖石以室兮,托高阳以养仙。”崖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西汉后期开始迅速发展,至东汉风行一时,经过蜀汉两晋南北朝,延续至唐宋时期。
川渝地区的崖墓很多,永川各镇街也均有不同发现。在全国各地,出土的宋代墓葬不少,但多为砖砌墓葬,镌刻准确宋代纪年、地名等题记的崖墓,却少之又少,极为罕见。区文管所退休干部、副研究员王昌文说,在考古界,永川板桥高洞子崖墓作为纪年墓葬,迄今为止,重庆市仅发现这一处,在中国南方也称得上晚期崖墓代表之一。这对于宋代墓葬的年代学研究具有标尺意义和标准型作用,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不仅如此,高洞子崖墓的1号墓葬,其门楣处还阴刻有一副对联,“山山水水重重复,子子孙孙世世贤。”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在八个汉字中有六处使用了叠词,由景及人,由物说理,既有对人世轮回的思悟,也蕴含着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
据调研组查阅史料:
南阳是河南省的第三大城市,管辖2区、10县、1市,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三国故事“三顾茅庐”就发生于此。开禧的年代很短,为南宋宁宗皇帝时期,即公元1205-1207年。开禧年间,南宋派兵北伐金国,却连战连败,四川又生叛乱,经济受到沉重打击,最后屈服求和。据历史记载,开禧年间的南阳,已被金国侵占。调研组推断,该墓主可能是南阳籍贯的人士,因临死尚不能落叶归根,出于思乡之情,才将自己的籍贯、名字、年代等重要信息刻凿在墓室里。
遍看崖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墓葬是对生命的纪念,是人生定格的终止符,是寄托着后辈思念的地下府库。正是因为这些保留下来的墓葬,使得这片土地充满着沉思和无限的记忆。我们应当对这些古代墓葬心存敬畏。
形制大保存好,匠心独运完美如初。
时间回溯到1987年9月,永川三教区文物普查分组,在高洞子村发现了一处南宋“开禧”年间的崖墓。县文物普查组技术骨干王昌文当即对该处崖墓进行重点调查。
该崖墓共三座,编号M1M3,分布在长约12米,高2.5米的浅红色沙质石岩壁上,呈横向一字排列,墓口均向南。
当王昌文从仅50厘米左右的开口处,爬进墓室中才发现,泥土几乎将整个墓室掩埋了,墙壁上隐约能看到雕刻的花纹,而墓室形状似乎也不是普通崖墓的长方形。
随着墓室逐步被清理出来,王昌文和他的同事都震惊了。墓室通高2.5米左右,宽3.5米,长4米左右,墓室的平面构造呈极为罕见的八边形,与重庆地区乃至全国的墓葬在空间结构上都有很大区别。2000年9月,高洞子墓群被重庆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斧柯潜坏,桑田屡改。松柏为薪,碑表非固。”可惜的是,墓室被保护性发掘之后,除了内部墓壁上的雕刻,没有出土任何随葬品,而且连墓主人和旁边两墓的棺椁、尸骨都已荡然无存。被毁坏的墓门,散乱地分布于墓群外。据损毁程度分析,应为明清时期就已失盗。
经调查组考证,M1为主墓,宽1.8米,高1.5米,墓室为弧形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米。M2和M3形制相当,体量明显小于主墓,只在三壁开龛,但雕刻仍算精美,不失古朴简约之风。两者的细微区别,在于其藻井式墓顶,其一有圆环形花卉图案,两侧有祥云。在高洞子墓群的墓室底部,凿刻有规整的排水沟,总体保持干爽,墓室内部没有明显的风化潮湿等隐患。
正在调研组一行为宋代崖墓称奇叫绝之际,区政协委员、板桥镇统战委员唐恩财爆料:“在本尊村李家坝村民小组游家街,还有两处宋代和明代墓群。”调研组细细了解,宋墓群两层排列,共有墓葬12座,有的墓侧墙刻有浅浮雕的彩绘牡丹和斗拱纹饰。明代墓群分三层排列,共有8座。该墓群虽不及高洞子墓群宏大精美,但当年出土的陶器之多,在送至文管所保管时,光是用箩篼都担了好几挑。
本尊寺
密宗祖师柳本尊传道之所,大足宝顶石刻现存多处柳本尊造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板桥镇历来庙宇众多,最为有名的,当数本尊寺。
本尊寺据板桥场镇约4公里。调研组在宽敞的乡村道路下车。沿着柳溪河溯流而行,两岸绿竹婆娑,良田万顷。过得一座小桥,途径田间小道,正值稻禾抽穗,满目青翠,偶有紫色三角梅傲然绽放,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行至一水泥道路,一座翘角飞檐、青瓦土墙的寺庙就映入眼帘,这就是传说中的本尊寺。
本尊寺之名,源于密宗柳本尊。
当地村民口口相传,该寺始建于晚唐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为四川佛教密宗第六代祖师柳本尊弘法修行之地,故而名曰本尊禅寺。
▲大足石刻柳本尊塑像(资料图)
柳本尊,姓柳名居直,生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五代时自创四川地区金刚界瑜伽部密宗(近代学界简称“川密”或“柳教”),建道场于弥蒙镇,布道行化于成都四周,屡显神异,信众甚多,后获“唐瑜伽部主总持王”称号。有碑刻记载,“本尊教主者,始自嘉州城北,有柳生瘿,久而乃出婴儿,邑都吏收养。父没,继其职,以柳为氏。审详斯义,岂在今之操修。自凡入圣,即法身也。梵语毗卢遮那佛,华言遍一切处。或云种种光明,或云处处清净,或云不可思议法,乃至多种义理,不可穷尽”。调研组考证,嘉州即如今的乐山。如今,乐山市安岳县石羊场的毗卢洞,上有一窟,雕刻柳本尊生平从事宗教活动的十幅行化图。
据本尊村当地居民讲,柳本尊自幼聪慧,后入仕为官,清廉爱民,但广受奸人排挤,终看破红尘,虔心理佛,游历天下,最后来到永川,被板桥古镇不落凡尘的宁静致远之风感染,遂驻足开设道场,宏扬佛法,阐述佛学奥秘,顿时盛名鹤起,成为一代名僧。当时,四川各地寺庙禅院都以有其佛学著述而引以为荣。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以其法名命名了这座禅寺。
《永川文史资料》载,本尊寺被毁以前的建筑,气势宏伟,殿堂林立。一座高大的牌坊雄踞寺前,上面刻有“本尊禅寺”四个端庄大字,及署“大宋元右五年(公元1090年)立”字样。本尊寺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殿、城皇殿、永安殿等大大小小殿堂10余座。各殿内供奉有观音、罗汉、韦陀菩萨等无以数计的塑像,以及阎罗、十殿转轮等。此外,还有文殊、普贤、关圣帝、城隍爷等等。
据调研组走访考证,文革“破四旧”时期,本尊寺的十余大殿均被毁坏,数十尊铜佛像了无踪影。本尊寺最后的僧人叫僧广文,是板桥本地人,其武艺超群,文革时期不惜以武保庙,才使得最后一座殿堂“千佛殿”得以保存下来。岁月沧桑,让人感叹。如今,即便是“千佛殿”,也是清代仿唐本尊寺的样式所重建。现有的其余两处殿堂,则为最近十多年所修建。
本尊寺地势绝佳,五山环卫如同莲花,柳溪河在寺边流过。因此,有“横顺一里路,寺庙隐无踪”的传说。当地人讲,保存至今的唐代遗址,只剩下天王殿后面的七级踏道。
先有本尊寺,后有大足石刻。
柳本尊的佛教密宗,相隔250多年后传至南宋,有出生于大足的赵智凤(11591249年),秉承其教并发扬光大,建造了宝顶山摩崖造像。
在我国佛教史上,赵智凤似乎很有点“名不见经传”,而且最初据说就连僧人的身份也有些“名不副实”南宋淳熙年间,他出生在大足乡间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为母病求医于寺庙古佛岩,母病愈后遂在古佛岩落发出家,取法名智宗。由于当时求戒须持有“皇朝度牒”,于是16岁的赵智凤前往成都参学求戒,却因得不到度牒而无法成为“合法的比丘”。
一次他云游到大轮院,接触到五代川西柳本尊所创立的密宗教派,于是决心承持柳本尊,“不现比丘身,而以化水治病普渡众生来弘扬佛法”。
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赵智凤回到大足,四方募化,开凿石窟道场,清苦70年,到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终于建成了佛教密宗史上规模最大的石窟道场宝顶山大佛湾。
“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悬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是赵智凤当年开凿大佛湾道场时的誓言。他在长约500多米、高约8-25米的崖壁上凿造佛像近万尊。其中,半身长31米、侧身高7米的释迦牟尼涅磐图(俗称卧佛像),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半身佛像”;造像面积88平方米、共有803只手的千手观音,则是“世界最大的千手观音摩崖造像”,可谓“石刻晚钟,大足绝唱”。因此,在佛教界,也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的说法。
▲大足石刻“柳本尊十炼图”(资料图)
在大足石窟的显著部位,图文并茂地刻有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迹图。“柳本尊十炼图”龛高14.6米、宽24.8米。全图可分为三层。上层有5佛4菩萨,均结跏趺坐于小圆龛内。下层为柳本尊文武仆从侍卫图,共有17位人物。中层表现的是柳本尊苦行修炼的10则故事,正中莲台上坐主像柳本尊,身高5.2米,头戴四方平顶巾,身著人字领对襟衫,作居士装束;正腭有长须3绺,眇右目,缺左耳,断左臂,左袖软搭于膝上,右手举胸前作说法状;方巾中现小毗卢佛1尊,以示柳为在世之毗卢佛。其中,无右眼出自柳本尊为使汉州刺史忏悔而“剜眼”当药引的故事,而无左臂则是在成都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而自截左臂四十八刀方断。柳本尊像肩部两侧,各有5组造像,此即“十炼图”: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舍臂、炼阴、炼膝。
柳本尊教派的石窟造像,集中国石窟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杰出的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今,大足宝顶还供奉着柳本尊的行化塑像,圣经寺第六层也以本尊殿命名,足见柳本尊在大足石刻中的显赫地位。
“千载一时事,龙岗慧眼开;悬知千载后,记我此山来。”1988年6月,已81岁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到大足宝顶山,曾感叹题诗。
塔湾舍利塔,孤品存疑问。
在本尊村塔湾村民小组的小山上,有3座舍利塔与本尊寺遥遥相望,相距仅几里。山坡并不算很高,但较为陡峭,调研组一行顺着“之”字形山路上行,无不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沿途绿树成荫,李子挂满枝头,颇具乡情野趣。
登山约10多分钟,峰回路转,在一处竹林附近,3座石塔呈“品”字形分布。中间的石塔保存较为完好,塔基为青条石砌筑,正前方尚存三级宽大的石台。塔基上雕宝装仰覆莲,塔身浑圆呈覆钵状,内部中空,当初曾雕有座佛一尊,最上方的塔刹残缺不全,或许藏在周边散落在泥土中的一些石构件之中。调研组一行仰望石塔,塔高现存约4米。有野草长于塔顶,碧空之下,更显时光斑驳、岁月沧桑。
左右两侧,各有1座石塔,形制较小,只存塔基座。调研组通过对比来苏石塔,塔湾石塔的雕凿风格与之相近,但形制较小,且塔身石质为空心。
随行的副研究员王昌文说,来苏石塔为石质实心密檐式塔,塔湾石塔则是舍利塔,之所以凿刻为空心,是为了安放高僧圆寂火化之后的舍利。舍利塔在永川尚属首次发现,可谓孤品,对研究当地佛教、历史、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据调研组查阅史料
《永川县志》、《铜梁县志》等典籍均无对塔湾舍利塔的记载。经请教区政协宗教界人士,佛教界流传舍利塔的故事,源于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后,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据《阿育王传》卷一载,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搜集佛遗存的舍利,建造八万四千宝塔供养之。中国有19处,以法门寺塔最为有名。后世的舍利塔,一般供奉高僧舍利子,也可存放舍利子和经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塔是佛教的象征,源出印度的佛塔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保留了诸多古代文明的辉煌见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态,暗含着各种神秘信息。佛塔传入中国时,曾被译为“浮屠”。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塔湾舍利塔一共有七层。从塔的形制来判断,具有明代风格。
由于本尊寺和塔湾舍利塔均无明确的文字记载,两者之间相隔不远,是否为本尊寺高僧的藏骨之所,亦或存放柳本尊的传世经书,不得而知。据唐恩财介绍,重庆华岩寺原住持惟贤法师(1920-2013年),生前任过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市佛学院院长,曾到板桥镇拜访本尊寺和佛湾舍利塔。2015年,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大和尚也前来观瞻,对本尊寺、塔湾等渊源甚为推崇。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短短数言,写不尽老街风华,道不完古镇沧桑。如今的板桥古镇,依然信守着自己最古老的信条,保持着自己最纯真的风貌,享受着最宁静真实的生活。
(来自永川微政协文/宋波图/王国梅部分图片来源有关资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