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健康生活> 文章内容

解开爬坡过坎中的发展“谜团

※发布时间:2016/7/26 12:55: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秋日的山城本溪,薄云朗日,初扮彩装,“谜”一样地横卧在辽东大地。

  这里风光旖旎,旅游胜地覆盖全域,却始终保持“钢铁侠”的本色。这里毗邻东北大都会沈阳,而经几年努力硬生生建起一座声名远播的“药都”。这里传统产业仍占大头,可在经济形势严峻背景下依然走出“一季度下行触底、二季度平稳向好”的态势,稳居全省中上游。

  这座极富个性的城市,还未走进它就已有无数“谜团”在脑中呈现。而随着本报记者采访本溪的深入,一系列“谜团”被抽丝剥茧般一一解开,让我们明晰,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中的本溪,扎实践行“三严三实”、全力落实“四个着力”,形成了比数字比总结更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改革、调整思路与做法。

  谜团之一:钢铁严冬中的本钢怎敢再上新项目?

  本溪今年投产最大的项目就是本钢冷轧高强钢改造项目,工程投资70亿元,年产能260万吨。就世界范围看,钢铁工业因产能过剩无疑是夕阳产业,几年的钢铁严冬已经让本钢这个超级国企在艰难中度日。如今,他们对钢铁的热情依然不减。外人看来,这实在费解。

  “与其坐着等死,不如杀出一条血路。这是立足本溪实际的一个必然选择。”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一席话让我们有所醒悟。

  本溪是个钢铁城市,铁矿石已探明储量达27亿吨以上,正在开采的南芬露天铁矿,还有大台沟铁矿和思山岭铁矿,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永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钢铁业对于本溪经济永远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今年,本钢各项经济指标的降幅逐月收窄,为全市经济趋稳和职工稳定作出了困境中的贡献,这也说明了钢铁业对本溪的重要作用。

  本溪市一直在支持本钢把老企业改造好,把传统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做精,本钢更是克服了眼前的压力,拿出巨大的投入上马能产生更大附加值的生产线,如此,本钢的产品会越来越符合市场需要,在市场过剩的情况下,他们更要通过不懈努力,牢牢掌握、拼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本溪市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打造完善的连接钢铁产业与下游产业间的互融产业链,随着恒通冶金装备制造公司、天津银龙预应力、天津金桥焊接、聚鑫达等一批实力雄厚的钢铁深加工企业的加盟,本溪市的钢铁深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了332户。

  钢铁,是本溪的立家之本。把钢铁资源充分利用好,把钢铁产业内部结构调优,把钢铁产业链拉长,别人消瘦时让自己强壮起来,依然是这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取向。

  谜团之二:工业增加值提升了用电量却在降低?

  1至7月,本溪的工业增加值为343.1亿元,增幅为2%,列在全省第三位。奇怪的是,同期本溪的用电量却比去年下降9%。按常理,用电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指标,和工业增加值同步才对,面对这样的错位,甚至有人提出质疑。但事实就是这样的,这样的反差源于本溪市近年来始终如一坚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大力节能减排。

  从当年被媒体称为“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到如今被列为全国“洗肺城市”之一,本溪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近年来,本溪顶着经济形势的外部压力,结合钢铁产业的资源整合,彻底关闭了能耗高、污染重的本钢一铁厂,钢铁和水泥行业共关停了12座高(焦)炉、7台烧结机和8条回转窑生产线,彻底关停选矿和造纸企业69家,并投资40多亿元,上马了100多个环保项目,基本完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而最新的进展是,本钢集团的北营公司去年又彻底关停6座小高炉,年节能减排2.7亿千瓦时。

  当然,工业增加值的回升是实实在在的,另一个数字可说明问题,上半年,本溪的交通货运量同步上升,其中铁路货运1至7月回升2.4%。

  谜团之三:医药产业何以“无师自通”异军突起?

  每天早上8点半,两辆大巴车准时把100多位沈阳员工载到本溪经济开发区开普医疗公司门前。这种情景,对本溪“药都”的企业来说再寻常不过。

  在许多传统行业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却成了一道亮丽风景。今年以来,本溪生物制药明显增长,至少15家落户本溪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不仅市场没有萎缩,反而满负荷开工以满足供货需求。没有国家重点产业政策引导,没有周边兄弟城市可借鉴的成型模式,本溪人“凭空”造出一个药谷,培育出专属于自己的新增长点,令人称奇。

  医药产业是让本溪人心仪的一条产业之路。这当然是本溪人立足自身的明智选择。当地林地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符合医药行业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特定的气候地理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总蕴藏量达到2000多万公斤。本溪民间有这样的笑话:“我们山上放的羊吃的是中草药,拉的是中药丸。”进入21世纪,本溪就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中药、旅游等三大接续产业”,到2008年,本溪医药产业已拥有医药与相关企业37家,其中18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了GMP认证,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本溪人非常清楚,医药行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不断扩大将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生物科技的发展使得供给从技术上能够保证医药创新研发需求;尤其在眼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医药行业无论是整个行业还是个体企业,抵抗下跌的能力都很强。

  当然,发展医药产业更要有定力。生物制药行业的唯一缺点就是它是一个成长缓慢、急不得的产业,很多药品从立项到正式生产需要漫长的时间,投入大、时间久、成功率又很低。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目前只有一个注射液产品,2000年立项,2008年在本溪落户,2012年才正式生产,当年销售额即达到1亿元,之后每年都翻番增长,今年销售额可以达到5亿元。耐不住寂寞,怎可有如今的泰然?

  前瞻的眼光、立足现实的思考、踏踏实实的行事、“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本溪市委、市政府和本溪人的这些特质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所需条件高度契合。本溪“药都”的崛起实属必然。

  眼下,本溪正在为“药都”升级,积极发展全域大健康产业,为未来积聚新动能。

  谜团之四:“钢铁大汉”怎样唱好灵动的旅游浅唱?

  1至8月份,本溪旅游总收入达到299亿元,同比增长了17.2%。旅游业与工业不同,用抓工业的思路不可能将旅游业抓好。我们不禁疑惑:本是钢筋铁骨,却又可似水柔情,“钢铁大汉”是怎样唱好旅游业的浅吟低唱的?

  必须承认,本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城市周围是本溪钢铁产业的集聚地,而广大乡村到处都有本溪最好的旅游资源。山、林、洞、泉加人文景观,随处可见,对在大城市喧嚣中度日的人们有着特殊魔力。

  所以本溪搞旅游,一方面注重项目建设,建设有规模的度假区,一方面积极发展沟域旅游,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皆是风景。而且四季皆有主题:春天踏青赏花、夏季避暑洗肺、秋天赏枫休闲、冬季冰雪温泉,目的都在利用城市人群的森林情结、乡村情结,织就一张返璞归真的吸引力大网。

  适应现代人的休闲方式,本溪还把旅游业更多与骑行、户外、自驾等结合起来,推出各种自驾游路线、骑行路线、户外游路线,登山游、露营基地成了本溪的新特色。

  本溪人还为旅游业加入了细腻和精准。去年“十一”长假,有关部门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对外发布“枫红指数”,让游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景区、不同时间点来做一次畅快的秋游。今年,又对外发布了“洗肺指数”,毋庸置疑又有的放矢,本身既是对旅游资源的充分自信,又把细节管理落到了实处。

  如今,本溪旅游的吸引力不仅局限于省内,辐射半径早已覆盖塞北关南。今年,本溪和中国国旅总社合作,9月3日小长假,已有200人北京首发团来到本溪,见多识广的京城人士心动于本溪的生态,寻找到差异化的旅游体验。

  谜团之五:三线城市也能建成“智慧本溪”?

  眼下,本溪成为了城市互联网+浪潮中的一匹“城市级黑马”,两年时间,因为它一口气拿到了“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国家试点城市”、“信息消费国家试点城市”等五项“国字号”试点城市荣誉称号,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不久前,又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实现微信城市服务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实现这一服务的三线城市。

  这一系列的成就令许多业内人士咋舌。建设“智慧城市”,本溪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不仅城市规模和区位不占优,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更不在先,但本溪人就是做到了,似乎不该是它,可偏偏又是它。而这种不可思议正在本溪一天天上演着。

  如今在本溪,市民查询水费、电费等生活账单非常简单便捷,只要登录微信“城市服务”,不仅可以快速地查询到自家的水龙头流出了多少水,医保卡里的明细,还可以查询到空气质量、行车违章等诸多便民服务项目。

  作为一座重工业城市,本溪玩钢铁、甚至玩医药算得上是驾轻就熟。但在地区经济社会管理转型升级背景下,本溪市还始终渴望着借助新兴技术来抢占振兴先机。

  化零为整“一盘棋”。过去每年市里都有近亿元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每位副市长都有预审批权力。如今全部归为“一支笔”,走信息化管理一条路径。这种资金的统一调配和使用,更易于实现“全市一盘棋”。

  缺人才就去借。通过与神州数码的战略合作,本溪建立了本溪市民网本溪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据悉,该平台是我国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智慧城市核心支撑系统。

  没资金就拿资源换。本溪市将市民卡建设业务交给本溪市商业银行,本溪百姓所拿到的市民卡同时也是本溪市商业银行的电子钱包,既让政府在不花一分钱的前提下推动了“智慧本溪”建设,而且还支持了本溪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本溪努力智慧起来,目的是地处山城,依然要有全球视野,能与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成果,无距离地接轨!

  谜团之六:“老实”本溪人咋总能抢到政策“大红包”?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国家出台支持东北振兴的28号文件后,本溪是辽宁获得政策“红包”最多的城市之一。

  去年9月10日,溪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率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国首批被纳入到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的14个城区老工业区之一。南芬区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申报,被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在全省首批8个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试点中,本溪市独占两个。此外,辽宁观音阁输水工程、国家开发银行棚户区改造贷款、铁岭至本溪高速公路、棚户区改造工程等重大政策项目,全部通过国家审批,投入施工建设。历经10年申报、旨在彻底解决本溪市区供热、电源及环保问题的辽宁中电投本溪热电“上大压小”项目,也在这一轮政策支持下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共和国老牌重工业城市的山城本溪,思维里总会有很多封闭“老实”的成分,从不喜欢伸手,更不善于求人,缺乏市场经济下应有的“活泛”,而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却收获了如此多的政策红利,到底怎样做到的?

  这当然有国家和省里对本溪高度重视青睐的因素,更是因为本溪人总是在老老实实、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省里的战略决策部署。

  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28号文件出台仅两周,本溪市委、市政府就将落实工作拆分为121条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县区,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里的全力支持,成为本溪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的“金钥匙”。

  南芬区早早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长期规划,振兴文件一出台,他们仅用15天时间就完善了申报材料,因反映问题充分、前期工作基础较好而捷足先登、获得审批支持。

  谜团尽是迷人处,薄雾未散路已明。目前,本溪正以面对现实、立足长远的大智慧,主动而为,借势而为,展现“钢铁侠”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好身手,拉动经济平稳向好。

推荐: